俗話說,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考定終身。此言不假,但是除了依據分數上什么層次的大學,對專業的理解與選擇也更加重要,比如志愿填報過程中的批次合并,就是具體的措施其中之一。
傳統志愿填報,把本科批次分為一本、二本、三本。一本就是全國重點大學,二本就是省屬重點,三本就是獨立院?;蛘呙褶k高校。
舉例而言,對于一本線邊緣的考生,如果在分數線之上,是選擇一本墊底的學校和專業還是進入二本批次選擇比較好的二本大學和好專業,這是一個比較考驗考生選擇的難題,尤其是一本墊底還是211大學。在就業市場普遍只認211、985的背景下,選擇一所211大學,即使專業不是很熱門很喜歡,也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如果考分在一本邊緣之下,那么是否復讀、明年加加油爭取一個一本大學,還是選擇一個二本學校,也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
出現以上問題的關鍵是,考生和家長普遍只認可學校,對于專業了解很少,但是有一本批次和二本批次的志愿填報的時間上的劃分,家長和考生普遍會把學校非常不同的層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劃分方法。尤其是對于學校而言也不公平。即使二本批次的大學里的很多專業也非常有競爭力,作為學校的強勢專業和品牌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力完全不輸于一些一本批次的學校。但是因為志愿填報的時間不同,就被很多家長天然地歸類為二流大學。
那么本科批次合并的意義在哪呢?第一,讓高校同臺競技,拿專業實力說話,取消隱形壁壘,突出優勢專業吸引優秀考生的機會,也消除了所謂一本大學里的弱勢專業對考生的誤導;第二,考生和家長不僅要關注學校的分數線,更要關注所報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了解學校的專業實力;第三,大學無法再使用一本批次的假帽子來保護自己的弱勢專業,迫使大學丟掉幻想,扎扎實實提高學科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也能更突出不同大學的特色專業,形成差異化辦學,特色辦學。
同時,本科批次合并也給不少考生和家長帶來新的挑戰,最大的就是失去保護線。過去一本批次的學校只有一本考生來報,成績相對低的考生沒有機會,現在也是“同臺競技”,誰對專業和大學的理解更透徹,更選到心儀的學校。同時,那些一本以上的考生,也失去了第二次志愿填報的機會了。因為一旦退檔,除了補錄,本科批次就與你無緣了。
所以,志愿填報批次合并的意義就在于,大學和考生完全是相互選擇,同臺競技,二本批次的好專業有機會吸引更優秀的考生,分數稍低但對專業理解更透徹的考生也能夠選擇一個自己心儀的專業并深耕。
不知道看完之后有什么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